同“洛阳纸贵”。宋惠洪《赠蔡儒效》诗:“江左相传纸价增,东坡一读不复和。”
《史记.项羽本纪》:“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
同“边韶寝”。清黄景仁《留别正阳书院诸生》诗:“懒惊边睡足,饮诧邴肠宽。”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乘槎泛天河之人。唐罗隐《寄窦泽处士》诗之二:“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词语槎客】 汉语大词典:槎客
同“克绍箕裘”。唐 何延之《兰亭始末记》:“右军亦自爱重此书,留付子孙。传至七代孙智永……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业,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见“克绍箕裘”。【词语克嗣良裘】
唐韩愈《招杨之罘》诗:“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远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杨之
源见“一箭下聊城”。比喻助人解难纾祸之策。清李渔《意中缘.设计》:“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聊城箭,那有个受报居功的鲁仲连?”【词语聊城箭】 汉语大词典:聊城箭
《尚书.虞书.大禹谟》:“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尚书》载有“野无遗贤”句,是称颂朝政清明,人才都被录用之意。后遂用为咏清明盛世之典。唐.唐彦谦《留别四首》其三:“登
《诗.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又《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后,姒子伯服为太子。褒姒不轻笑,幽王举报敌警的烽火戏之。诸侯见而率兵勤王,却无敌寇。褒姒见诸侯被愚
形容山色朦胧微茫,似有若无的奇景。语出唐.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宋.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