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原指看见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今多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秋天时节,大水漫溢,很多小河流水注入大河,水势浩浩荡荡,淹没沙洲,不辨对岸牛马。这时,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势,一直向东,到了北海,向东一望,茫茫大海,不见崖岸。这时,河伯才改变了态度,望着大海对海神叹道,俗话说,懂得一点道理,以为谁也不如自己,正是说的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听说,有的人竟然瞧不起孔子和伯夷,起初,我还不信,现在我看到你无边无际,才知道这是真的了。我若不来你这里,就危险了。将要被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所耻笑了。

【出典】: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己莫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句】:

元·吴莱《次定海候涛山》:“寄言漆园叟,此去真望洋。” 清·刘坤一《致胡筱蘧侍郎》:“若复畏繁难,慎讥笑,势必中止,将来逾远逾湮,虽班马复生,亦徒望洋兴叹。”


连动 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语本《庄子·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例]《顺天时报》载北京群才胡同附中主任欧阳晓澜女士不许剪发之女生报考。致此等人多有~之概云云。※兴,不读作xìng。△贬义。描写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仰屋兴嗟 ↔自强不息。也作“望洋惊叹”。


【词语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汉语词典:望洋兴叹

猜你喜欢

  • 打油歌

    同“打油诗”。清蒋士铨《临川梦.遣跛》:“浑不用折苇横江,乘桴浮海,唱一只打油歌,无防碍。”清 杨静亭《〈都门杂咏〉序》:“缘《都门纪略》书成,友人再三怂恿,遂勉施效颦,补成打油歌若干首。”【词语打油

  • 刘阮

    源见“刘阮天台”。刘晨和阮肇的并称。借指有艳遇者或情郎。宋郑域《念奴娇》词:“刘 阮尘缘犹未断,却向花间飞过。”宋王沂孙《绮罗香》词:“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 阮。”【词语刘阮】   汉语大

  • 悬诸日月而不刊

    悬:高挂在空中。诸:“之于”的合音。不刊:古代文字书于竹简,有误即削除,谓之刊。不刊谓不容改动,引申为不可磨灭。 和日月一同悬挂在天空,永不磨灭。 赞美文章或言论有不朽价值。语出汉.扬雄《答刘歆书

  • 一家言

    指有创见,自成体系的言论或著作。《汉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太史公书》:即《史记》,司马迁曾为大史令。蓺:指六艺,即六经。

  • 红线盗盒

    唐.杨巨源《红线传》载: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侍女红线,文武全才,技艺高绝。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意欲吞潞州,薛日夜愁烦,无计可施。红线自告奋勇,夜探魏博。一更出发,五更取田承嗣床头金盒而归。翌日,薛派使者持

  • 宿构

    亦作“夙构”。形容写文章非常迅速,象预先拟好了的一样。《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词语宿构】   汉语大词典:宿构

  • 绛灌

    《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西汉武将绛侯

  • 博而不精

    指学问广博而不精深。《后汉书.马融传》:“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并列 学识广博但不专精。《后汉书·马融传》:“(融)尝欲训《

  • 金鹊镜

    源见“飞鹊镜”。指背面雕刻鹊形的铜镜。泛指妆镜。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之一:“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词语金鹊镜】   汉语大词典:金鹊镜

  • 长风破浪

    梁.沈约撰《宋书.宗悫传》:“悫(悫,音què)年少时,炳(宗炳,宗悫的叔父)问其所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朝.宋.宗悫,南阳涅阳人(今河南镇平县南),少有大志,有一次叔父宗炳问他将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