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

唐.郑谷《十月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古人于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风俗。苏轼“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化用唐人郑谷《十月菊》“节去蜂愁蝶不知”句而反其意,是说重九为赏菊佳节,过此之后,便失去时宜,不仅赏花人叹其迟暮,蛱蝶也为因失去采花良辰而愁苦。后常以“明日黄花”借喻已过时的事物。宋.胡继宗编《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日明日黄花。”鲁迅《两地书》七:“拟先呈先生批阅,则恐久稽时日,将成明日黄花。”


偏正 明日,原指重阳节后一日。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错过节令,就感到不应时没兴味。“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事物虽好,但已过时,失去了价值。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蝶也愁。”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假使对于我毫无认识,就介绍了,也等于~。”△贬义。多用于表示感伤,亦用于对事物的评价。也作“过时黄花”。


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亦兼寓迟暮不遇之意。

既然是 “明日”为什么又是 “过时”了的呢?

原来,此语的 “明日”不是 “明天”、“次日”的意思,而是指重阳节之后的日子。它的特定出处源于宋·苏轼的诗词:

《分类东坡诗六·九日次韵王巩》: “相逢不用忘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又: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 明日黄花) ,已渐 “枝头抱香死”了,所以“蝶也愁”。

重阳节又谓之 “登高节”( 今又谓 “敬老节”) ,重阳节过后再登高赏菊,也就失去节令的意义了,所以 “明日黄花”( 节后菊花) 即用以比喻 “过时”之义。


【词语明日黄花】  成语:明日黄花汉语词典:明日黄花

猜你喜欢

  • 百二雄

    源见“百二山河”。形容山关地势险要。清孙致弥《秋感》诗:“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 分甘绝少

    见“绝甘分少”。【词语分甘绝少】  成语:分甘绝少汉语大词典:分甘绝少

  • 胡床明月

    源见“南楼”。谓据胡床吟咏赏月。宋王质《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词:“扇底清歌尘不动,胡床明月清秋。”

  • 狗吠非其主

    吠:狗叫。非其主:不是它的主人。 狗对不是主人的人狂嗥。 比喻人各为其主。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

  • 长门灯暗

    源见“长门赋”。形容凄清冷落。唐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 抱辕

    源见“攀辕卧辙”。指挽留离任的良吏。唐赵嘏《泗上奉送相公》诗:“今日抱辕留不得,欲挥双涕学舒人。”

  • 一阳生

    《周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后不省方。”三国魏.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唐.孔颖达疏:“复谓反本,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史记》卷二十五《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

  • 口川

    同“口壅若川”。宋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词语口川】   汉语大词典:口川

  • 赤县

    同“赤县神州”。南朝 梁沈约《答陶华阳》:“故邹子以为赤县,于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明陈子龙《芦沟新城》诗:“赤县山河壮,青郊版筑新。”【词语赤县】   汉语大词典:赤县

  • 山有猛兽,蔾藿不采

    蔾藿:野菜。 山上有猛兽,人们不敢去采蔾藿。 比喻有所忌惮,不敢为所欲为。语出《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蔾藿为之不采。”《汉书.盖宽饶传》:“臣闻山有猛兽,蔾藿为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