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

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后以“日薄西山”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晋李密《陈情事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快进博物馆了。”


主谓 薄,迫近。太阳就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行将灭亡。语本汉·扬雄《反离骚》:“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贬义。多用于描写衰败,接近死亡。→日薄虞渊 日薄崦嵫 日落西山 ↔日升月恒 如日中天 如日方升 旭日东升 方兴未艾 蒸蒸日上。也作“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西山日薄”、“西山日迫”。


解释薄:迫近。本义指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出处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扬雄是西汉伟大的文学家和方言学家,字子云,四川成都人。他的祖先本身居住在黄河和汾河之间,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和仇敌,逐渐西移,最终定居在岷山南面的郫县。

扬雄从小就爱好学习,为人豪爽,但他口齿结巴,说话不流利,因此喜欢沉默深思。他不过分追求富贵,不担忧害怕贫贱,不假装清廉而博取名声。他有宏伟的抱负,博览圣贤典籍,爱好作辞写赋。在扬雄之前,四川有个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非常佩服他的文采,经常模仿他的作品。后来,他又觉得屈原的文才超过了司马相如,每次读屈原的文章,没有不流眼泪的。他认为,有才有德的人,遇上好时代就能全面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遇上不好的时代就应该委曲求全,有没有机会是人的命运,何必投水自杀呢!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每每摘引《离骚》的文句而反用其义,从岷山投到江中去哀悼屈原,题为《反离骚》。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美玉的碎屑和秋天的菊花啊,吃它是为了延长生命。本不想死的人儿啊,来到汨罗而自杀;留恋这心爱的世界啊,害怕太阳迫近西山。解开绑在扶桑树上的马缰啊,放手让马儿驰骋。即使凤凰飞腾也赶不上啊,难道是风神和云神?”

反义旭日东升

例句

许多腐朽思想,有的已进了博物馆,有的日薄西山,也快进博物馆了。


【词语日薄西山】  成语:日薄西山汉语词典:日薄西山

猜你喜欢

  • 桐叶封弟

    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口无戏言,说话算数;或用以咏桐。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武王姬发死,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代皇帝处理政务)。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

  • 姜被

    《后汉书.姜肱传》:“姜肱字伯淮,彭域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其后注引《谢承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克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恺风》之孝,兄弟

  • 采周薇

    源见“采薇”。指坚守气节。陈去病《初夏越中杂诗》:“生无依汉腊,死亦采周薇。”

  • 离娄之明

    同“离朱之明”。《孟子.离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偏正 离娄,古代明目之人,传说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比喻好眼力。语出《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

  • 汤惠休

    《宋书.徐湛之传》:“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八有《秋日示休上人》、《答休上人》诗,附有汤惠休《赠鲍侍郎诗》。南朝宋僧人惠休,极

  • 行祕书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虞世南》:“唐太宗常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帝曰:‘不须,虞世南此行秘书也。’”唐太宗经常出巡全国视察,侍从请示是不是带上副本书供参考。唐太宗回答说,不须要,虞世南就是一部活典籍

  • 芙蓉幕

    源见“莲幕”。指显贵大吏的幕府。唐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一从开署芙蓉幕,曾向风前记得无?”【词语芙蓉幕】   汉语大词典:芙蓉幕

  • 裹尸

    同“裹尸马革”。南朝 梁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明袁宏道《伏波将军避暑石室》诗:“行尽跕鸢水上头,裹尸方始得心休。”【词语裹尸】   汉语大词典:裹尸

  • 三分鼎峙

    见“鼎足三分”。《梁书·侯景传》:“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 。

  • 金马署

    源见“玉堂金马”。指翰林院、集贤省等机构。《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属叨金马署,又点铜龙门。”李善注:“叨金马署,谓为秀才也。《〈两都赋〉序》曰:‘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宋沈遘《七言送沈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