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选烂,秀才半

文选烂,秀才半

北宋谚语,讽刺科举制度下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其他 文选,指《昭明文选》。熟读《文选》,便可以成为秀才。讽刺科举取士的话。现也含有熟读诗文对写作有益之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8:“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意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用于讽刺科举取士或描写熟读诗文对写作的好处。→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


文选烂,秀才半”是北宋时期的谚语,意为只要熟读了 《文选》这部书,就可举秀才了。

为什么熟知 《文选》就可成为半个秀才呢? 这当然是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一种讽刺了,因为取得 “秀才”资格只要这样一部书就够了。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国初尚 《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 ‘王孙’,梅必称 ‘驿使’,月必称 ‘望舒’,山水必称 ‘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 ‘《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 ( xī) 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 ‘苏文熟,吃羊肉; 苏文生,吃菜羹

文选》,《昭明文选》之简称,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而成。选录了先秦自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有六臣注、李善注,以李注为长。研究 《文选》的学问今已号称为 “选学”。“文选烂,秀才半”虽是对当时科举制度 “死读书”的一种嘲讽,然而熟读 《文选》却也是做学问、研究古代文化的一种基本功之一。所谓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得当是秀才”,也是就基本功而言的。


【词语文选烂,秀才半】  成语:文选烂,秀才半汉语词典:文选烂,秀才半

猜你喜欢

  • 鲲鹏翼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远大的抱负。清陈维崧《念奴娇.乙巳中秋》词:“一别凄然,吾生可惜,塌尽鲲鹏翼。”

  • 郤诜丹桂

    《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郤诜丹桂”喻科举及第。丹桂,桂树的一种。前蜀

  • 悬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一》:“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指行着假招牌欺骗别人,名不符实。后因以“悬羊头卖狗肉”为讽刺人的言行不一之典故。《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

  • 曹家碑背

    源见“绝妙好辞”。形容诗文高妙。唐白居易《代谢好妓答崔员外》诗:“别后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断君肠。”

  • 雷霆之怒

    雷霆:疾雷,霹雳。象打暴雷那样的恼怒。形容突然爆发的盛怒。公元232年,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南通孙权,后又反覆而斩东吴使者。孙权大怒,意欲亲征。陆逊上书说:“公孙渊凭险恃固,拘留我使臣,实为可恨,令陛

  • 结缨

    《左传.哀公十五年》载:卫太子蒯聩奔晋,后潜回国夺君位,先劫持卫大夫孔悝于台上。子路(仲由)为孔悝邑宰,闻变,乃入,“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孔悝)。’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

  • 宛若

    《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裴骃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若,字。”宛若,本为汉代女子名,后用为妯娌的代称。《聊斋志异.

  • 黄花忙

    同“槐花黄,举子忙”。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想当右文全盛日,多士争踏黄花忙。”【词语黄花忙】   汉语大词典:黄花忙

  • 燕隗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燕人郭隗。后用为君主礼遇贤士之典。唐张说《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诗:“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首命深燕 隗,通经浅汉 韦。”【词语燕隗】   汉语大词典:燕隗

  • 树铃索

    源见“护花铃”。指惜花护花。宋 陈德武《水调歌头.咏惜花春起早》词:“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