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敛怨以为德

敛怨以为德

敛:聚积。 群聚怨恨之人把他们当作有德行而加以任用。语出《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孔颖达疏:“敛怨以为德,谓聚群不逞作怨之人,谓之为有德而任用之。”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若枉善人以惠奸恶,此谓敛怨以为德。”


猜你喜欢

  • 范张鸡黍

    《文选》范云《赠张徐稷》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山阳范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

  • 初平叱起

    源见“叱石为羊”。本为黄初平叱石起羊。用以咏石梅。清改琦《壶中天.虞山石梅》词:“此地小驻游仙,初平叱起,顽石皆仙骨。”

  •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几个人在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师法的思想言行。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他的长处;而对一些不好的东西,则要设法改正。

  • 褎如充耳

    褎( ㄧㄡˋ yòu 又)盛服的样子。充耳:塞耳不闻。意思是指人的服饰出众,却无德行可以称颂。《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并列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语出《诗经·邶风·旄丘》:“

  • 白衣公卿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之为

  • 茱萸囊

    源见“重九登高”。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祛邪辟恶。唐郭元振《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词语茱萸囊】   汉语大词典:茱萸囊

  • 小白鸿翼

    《管子.霸形》:“桓公在位,管仲、?朋见。立有间,有贰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

  • 祖龙鞭山

    同“秦王鞭石”。黄人《太平洋七歌》之二:“祖龙鞭山石流血,万里虹梁跨溟渤。”

  • 河洛图书

    同“河图洛书”。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故并建殊尤,若河 洛图书之出。”

  • 天倚杵

    参见:倚杵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