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之臣。《仪礼.士相见礼》:“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见“草莽之臣”。《仪礼·士相见礼》:“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词语草茅之臣】 成语:草茅之臣汉语大词典:草茅之臣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时间久长,时过境迁。宋陆游《世上》诗:“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词语烂斧柯】 汉语大词典:烂斧柯
①形容人多。唐牛希济《崔烈论》:“复结驷连骑而往,观其堆积之所,然后命官。”②形容排场阔绰。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 ●《庄子·让王》: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
食量减少而任事繁多。谓工作辛劳,身体不能长久支持。《三国演义》一○三回:“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繁,至死方已。”鲁
《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故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黍离愁”感叹亡国之痛。宋柴望《多
同“令行禁止”。谓施禁则止,出令则行。清 魏源《〈圣武记〉叙》:“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于庙堂。”见“令行禁止”。清·魏源《〈圣武记〉序》:“五官强,五兵昌,~,四夷来王。是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明梅鼎祚《昆仑奴》三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而被株连并遭杀戮的,当时称之为“蓝党”。该案与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之狱后,明初元功宿将已
源见“橘中戏”。泛指隐士。宋李处全《朝中措.夜坐有感》词:“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
《孟子.公孙丑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赵岐注:“龙断,谓堁断而高者也;左右占视,望见市中有利,罔罗而取之。”龙,通“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