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赜( ㄗㄜˊ zé ):幽深不明。索:求。钩:钩取。致:达到。 探讨幽眇处,索求隐晦处,钩取深奥处,推致辽远处。 指探索事物的隐秘内情或深邃义理。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及周史之筮敬仲,庄叔之筮穆子,可谓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者矣。”晋.夏侯湛《昆弟诰》:“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图纬六艺,及百家众流,罔不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梁启超《国文语原解》:“夫律者,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也单引 ① 〔探赜索隐〕。三周.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由此而言,探赜索隐,何谓为妄?”唐.王勃《四分律宗记序》:“原始要终,探赜索隐。”


其他 探求深奥精微的道理,搜索隐秘难见的迹象。《周易·系辞上》:“~,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多用于探索方面。也作“探奥索隐”、“探幽穷赜”、“探幽索隐”、“探赜钩深”、“探赜索隐”、“赜探隐索”。


【词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成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汉语词典: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猜你喜欢

  • 金友玉昆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 狄道人也。父?,晋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 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后常用为对他人兄弟的美称。唐杨炯《唐恒州刺史

  • 操戈同室

    同“同室操戈”。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贻笑外人。”见“同室操戈”。孙中山《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满人窃位之私心,开汉族仇杀之惨祸,~,贻

  • 连城玉

    同“连城璧”。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五:“欲竞连城玉,翻征缩酒茅。”【词语连城玉】   汉语大词典:连城玉

  • 江州司马青衫泪

    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鸣。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前小序:

  • 老生常谭

    老生:年老书生。常谭:平常的言论。老书生常固执己见,习而不变,故对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称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谭,亦作“谈”。见“老生常谈”。【词语老生常谭】

  • 九龄之梦

    参见:梦龄增寿

  • 咏袴襦

    源见“歌五袴”。谓颂扬地方官吏施行仁政。唐 刘兼《新回车院筵上作》诗:“回车院子未回车,三载疲民咏袴襦。”

  • 城府深沉

    亦作“城府深密”、“城府深阻”。城府:比喻心机。心机深沉而不外露,使人难以揣测。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晋书》的作者在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愍帝司马邺本纪后,评论了西晋的诸位皇帝。在评论司马懿时说:“司马懿

  • 濠上观鱼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后以“濠上观鱼”表示逍遥游乐,或比喻别有会心,自

  • 膏明自爇

    同“膏火自煎”。爇,焚烧。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