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骑虎难下”。元·无名氏《连环计》4折:“俺吕布兄弟将董卓打上一拳,已做~,不两立了。”
见“春露秋霜”。
同“桀犬吠尧”。明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咎繇不作谁与平兮,跖犬噬尧理则然兮。”主谓 ①比喻嫉妒贤才。明·刘基《吊泰不华元帅赋》:“咎繇不作谁与平兮,~理则然兮。”②见“跖狗吠尧”。△贬义。用于描写
《尚书大传》卷五:“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后遂以“霄光可学”指老年勤学。南朝 陈徐陵《谢敕赉烛监赏答齐国移文
戏言放浪,调笑不恭。《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敖:通“傲”,倨慢。钱钟书《围城》七:“今天是几个熟人吃便饭,并且有女人,他当然谑浪笑傲,另有适应。”见“谑浪笑敖”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东汉.郑玄笺:“褐,毛布也;卒,终也。”“褐”指粗布。《诗经》中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感叹生活的困难。后用为咏生活贫困之典。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
源见“玉壶冰”。借指清白廉洁的品德。唐姚崇《冰壶诫序》:“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明 孙柚《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词语冰壶】 汉
见〔下笔言语妙天下〕。主谓 形容语言极其精妙隽美。清·汪琬《〈雄雉斋选集〉序》:“顾子年虽少,所交多名公钜儒,下笔~。”△褒义。用于言论或文辞方面。→语妙天下↔语言无味。【词语言语妙天下】
庸人:平庸的人;自扰:自己扰乱自己。平庸之人自找麻烦。出自唐陆象先语。陆象先,本名景初,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及第,历任扬州参军事、洛阳府尉、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等职。唐睿(ruì瑞)宗景云年间
《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小序说,本篇是为赞美周公,并讽谏周成王应以礼迎归周公而作。此首章意为:要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头办不成。要娶妻室怎么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