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扪虱而谈

扪虱而谈

扪:按、摸。一边从身上捉虱子,一边与人交谈。形容放达任性,毫无拘束。王猛(事迹见前“悠然自得”条)年轻时隐居山中,留心世事,希望得遇明主,施展抱负。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兵入函谷关,王猛觉得时机已到,便披着麻布粗衣去见桓温。交谈中,他一面和桓温分析当时的形势,一面用手捉身上的虱子,就象身边没有别人一样。桓温对他十分敬重,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因王猛的师父反对而未能成行。

【出典】:

晋书》卷114《王猛传》2930页:“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例句】:

宋·陆游《舒悲》:“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学。扪虱论大计,使我思景略。” 清·敦诚《寄怀曹雪芹》:“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


述补 扪,摸,捉。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话。形容谈吐从容,不拘小节。语本《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2讲:“适于穿旧衣——因新衣容易擦坏皮肤——又常不洗,虱子生得极多,所以说‘~’。”△用于言谈举止方面。→不拘小节。也作“扪虱而言”。


【词语扪虱而谈】  成语:扪虱而谈汉语词典:扪虱而谈

猜你喜欢

  • 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形容名士风流潇洒。唐李白《九日》诗:“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宋陈师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词语落帽】   汉语大词典:落帽

  • 钧天调

    同“钧天广乐”。明高濂《玉簪记.奏策》:“簪笏盈朝,听静里乐奏钧天调。”【词语钧天调】   汉语大词典:钧天调

  • 洛浦宓妃

    宓妃:即“洛神”,洛水的女神,相传为宓牺之女。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晋代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

  • 胭脂井

    同“景阳井”。因井的石栏呈红色,好事者附会是陈后主爱妃张丽华的胭脂所染,故称。宋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金陵登览》:“辱井者,三人俱投之井也,存寺之南。甚小而水可汲,意其地良是,而井则可疑。世传二妃将坠

  • 曲肱北牖

    《论语.述而》:“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曲肱北牖”用孔丘与陶

  • 星桥鹊驾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夫妻或情人团聚。宋李清照《行香子》词:“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别情离恨难穷。”

  • 越鸟南栖

    《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后因以“越鸟南栖”为思乡怀国之典。《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

  • 膏肓之疾

    源见“病入膏肓”。指危重难治之症或顽固的癖好。《晋书.王戎传》:“〔王戎〕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又不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

  • 楚歌之计

    源见“四面楚歌”。谓攻心之术。清袁于令《西楼记.集艳》:“于叔夜相公思想穆素徽妹子,一病不痊……要多请几位姊妹去与他解闷吃酒,散他念头。待念头散了,就好去收他,也是个‘楚歌之计’。”偏正 攻心之术。清

  • 颜阖凿培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派人先给他送礼),(颜阖)凿培(扒开屋后墙)而遁之。”《庄子.让王》、《吕氏春秋.贵生》亦载此事,然未言“凿培”事。《文选.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