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惜园葵

惜园葵

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此指冬葵,是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今南方湘赣诸省尚有栽培),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岁。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奸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女人独安所避乎?吾其忧之。

鲁漆室女虽是民间一普通人,她忧国忧民,颇有见地。她深深懂得国家有难,祸及众庶的道理;她看到鲁君衰迈,太子年幼,奸伪日起,强邻虎视的形势,故而倚柱长啸。她为了说明即使是在自家周围发生的一般事情,都将要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要想逃避是不可能的,她举了晋客的马跑了,踏毁了她园中的冬葵,使之“终岁不厌葵味”的实例。

后因以“漆室女”、“倚柱啸”、“惜园葵”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后汉书.卢植传》“与窦宪书”:“植闻嫠有不恤纬之事,漆室有倚楹之戚。”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猜你喜欢

  • 赐作奴婢

    《史记.汲黯列传》:“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及浑邪王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

  • 楚氛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 楚各处其偏。伯夙谓赵孟曰:‘楚氛甚恶,惧难。’”杜预注:“氛,气也。言楚有袭晋之气。”后用以指恶劣、鄙俗之气。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当令横笔阵,一战静楚氛。”又《

  • 淮阳病

    《汉书》卷五十《汲黯传》:“上(武帝)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也,召黯拜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

  • 青乌说

    同“青乌术”。清赵翼《伟儿葬金坛之夏萧邨哭以送之》诗之一:“爱深翻惑青乌说,远送枯骸葬异乡。”【词语青乌说】   汉语大词典:青乌说

  • 名下士

    参见:名下无虚士【词语名下士】   汉语大词典:名下士

  • 狗站

    此典指元代辽阳行省使用狗挽车的驿站。元代判处远流三千里的囚犯常常被置于辽阳行省北部奴儿干之地(今黑龙江口一带)。在通往奴儿干的驿道上,连五城等处气侯极其寒冷,江河湖泊自八月结冰,来年四、五月方解冻。来

  • 清浅黄昏

    源见“暗香疏影”。形容梅影香魂。宋姚勉《声声慢.和徐同年梅》词:“西湖有人觅句,但知渠,清浅黄昏。”

  • 夜烛青藜

    源见“青藜照阁”。谓勤学苦读。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朝餐苜蓿,宁甘藿食之贫;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 抱桥

    同“尾生抱柱”。宋刘筠《又赠荷花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词语抱桥】   汉语大词典:抱桥

  • 枕干之仇

    源见“不共戴天”。指极深之仇。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弼与韩琦协议: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复有干请,久任者悉奏更之。由是阉宦大噪,恶弼如枕干之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