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指技艺纯熟,心手相应。也指作事非常顺手。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做木工活的轮扁放下工具,走上堂来问他念的是什么书。齐桓公回答说,是圣人之言。轮扁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都死了。轮扁问,那么你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桓公生气地说,国君在这里读书,一个木匠哪能妄加评论,说出点道理来还可饶命,不然就处死你。轮扁回答道,我就以我干的木匠活来说吧!做车轮子,榫头做宽了车轮就不牢固;做得小了,又无法安进去。做得不大不小,松紧适宜,才能心手相应,干得顺利。其间技艺,单靠口说说不清,必须心中有数才行。我不能单用嘴说使我儿子明白,我的儿子也不能完全接受我的这套技术。所以到现在七十岁了,这活还是自己动手。古代圣贤在他们的学说还未传世时就已经死了。由此看来,你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又是什么?

【出典】:

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例句】:

北宋·苏轼《赠南屏谦师诗序》:“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连动 形容功夫高强,做事心手相应。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张贤亮《小说中国》:“可是,时过不久,天使们一个个变成魔鬼,高唱把捡到的一分钱都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天真学生,殴打老师是家常便饭,面无愧色,比做家庭作业还~。”△褒义。用于处理事情方面。→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 心闲手敏 ↔所谋辄左眼高手低 手忙脚乱 力不从心 无从措手。也作“得手应心”、“遂心应手”。


【词语得心应手】  成语:得心应手汉语词典: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 左传癖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一则后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武子(晋王济字武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西晋大臣,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京兆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 信越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令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汉王)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

  • 溺篑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其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篑,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后以“溺篑”为士人受辱之典。晋葛洪《抱朴子.任命》:“范生来辱于溺

  • 悉索薄赋

    同“悉索敝赋”。《淮南子.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见“悉索敝赋”。《淮南子·要略训》:“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

  • 复辟

    《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孔颖达疏:“自太甲居桐,而伊尹秉政;太甲既归于亳,伊尹还政其君。”后以“复辟”谓失位之君复位。唐元稹《迁庙议状》:“中宗复辟中兴,当为百代不迁之庙。”亦谓参与和帮

  • 扣寂

    晋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扣寂寞而求音。”谓构思而发为文辞的思维活动。后因用“扣寂”指作文赋诗。唐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杨伦笺注:“扣寂,谓赋

  • 朱似碧

    同“朱碧乱”。唐元稹《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诗:“书得眼昏朱似碧,用来心破发如丝。”

  • 烟霞膏肓

    同“烟霞痼疾”。宋刘克庄《满江红.三黜归来》词:“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肓脉。”

  • 弦歌

    源见“武城弦”。指出任邑令。《晋书.陶潜传》:“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词语弦歌】   汉语大词典:弦歌

  • 踵息

    《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踵息,气息从脚踵中来。后以指炼气养生之法。宋苏轼《蔡州道上遇雪》诗:“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亦指呼吸徐缓深沉。宋陆游《独学》诗:“踵息无声酣午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