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局:指棋局。 下棋的人迷惘,看棋的人清醒。 比喻当事人往往陷入主观片面,而不及旁观者全面客观。语出《新唐书.儒林传.元行冲》:“当局称迷,旁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后多引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从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姐姐细想这宝砚雕弓,岂不是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老残游记》一三回:“实在说的不错,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自成》二卷二四章:“马元利说:‘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旁人看来,大人或是长保富贵,以后封伯封侯,或是功名不保,身败名裂,都将决定于近一两月内。’”也引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下棋的最怕旁人观看。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又单引 ① 〔当局者迷〕。《苕溪渔隐丛话.孟东野贾浪仙》:“当局者迷,固人情之通患。”


其他 当事人往往因为考虑利害得失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问题却看得很清楚。语本《新唐书·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审列?”高和《越轨诉讼》:“俗话说,~,对黑头跟赵雅兰的关系,程石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用于思考问题方面。也作“当局者迷,傍观者审”、“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词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汉语词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猜你喜欢

  • 左挈右提

    见“左提右挈”。蔡东藩《民国演义》87回:“况冯总统江淮坐镇,夙得军心……果能举~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词语左挈右提】  成语:左挈右提

  • 有终

    始终一贯。《易.谦》:“君子有终。”《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郑玄笺:“鲜,寡。克,能。”【词语有终】   汉语大词典:有终

  • 尘飞沧海

    源见“沧海桑田”。喻世事反覆变迁。金吴激《春从天上来.感旧》曲:“舞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

  • 离鹤

    源见“别鹤操”。哀叹夫妻分离。唐王昌龄《行路难》诗:“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词语离鹤】   汉语大词典:离鹤

  • 博而不精

    指学问广博而不精深。《后汉书.马融传》:“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并列 学识广博但不专精。《后汉书·马融传》:“(融)尝欲训《

  • 野狐涎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传说以小口罂盛肉埋于野,狐欲食而喙不得入,馋涎流滴罂内,渍入肉中。取其肉晒为脯末,食之令人迷惑而生幻影。涎,唾液。相传狐狸的唾液有迷惑人的作用。后因以“野狐涎”用为迷惑人的

  • 柯云罢弈

    源见“柯烂忘归”。喻指光阴流逝,世事变迁。宋蒋捷《瑞鹤仙.乡城见月》词:“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

  • 马肥致远

    汉.王符《潜夫论.班禄》(卷四):“君以臣为基,然后高能可崇也;马肥,然后远能可致也。人君不务此而欲致太平,此犹薄趾而望高墙,骥瘠而责远道,其不可得也,必矣!”原意是君主要以群臣为基础,然后可以创建大

  • 为霖

    《尚书.商书.说命上》:“(高宗即商王武丁)命之(傅说)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旧题汉.孔安国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尚书》载称,商王武丁要求宰相傅说像解救旱情

  • 报韩仇

    源见“博浪飞椎”。指张良抗暴复仇、忠贞报国事。清 沈绍姬《咏古》:“为报韩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