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谢安觉得,人到中年,几经困苦曲折
向东、西方向流传。《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孔安国传:“渐,入也。被,乃也。”后来说西方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传到东方来,叫做“西风东渐”。并列 渐,浸。东边浸染,西
承受先圣尧舜之道并加以发扬光大的意思。《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朱熹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源见“金铜仙人”。又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指凝聚的悲泪。宋吴文英《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词:“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此用以咏杨梅。清纳兰性德
源见“渭滨垂钓”。谓谋取官位。明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二六:“昔太公钓于渭水之溪,而李白以为钓位。”【词语钓位】 汉语大词典:钓位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犂、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后因以“莫逆”为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之典。南朝 梁沈约《七贤论
见事敏疾的人。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有人问及叔孙通如何,“曰:‘(椠 ㄑㄧㄢˋ qiàn 欠)人也。’”李轨注:“见事敏疾。”【词语椠人】 汉语大词典:椠人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下;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文王、武王,是后世崇尚的古代贤明君主。“文武之道”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方略。后指
树叶落下,化为肥料,仍为根所吸收,喻事物终必归于本源。《荀子.致仕》:“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又作“叶落归根”。比喻不忘本源。
殆:危险。 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还可以保持长久。 戒人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代.南唐.潘佑《为李后主与南汉后主第二书》:“玉帛朝聘之礼才出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