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弓裘袭艺

弓裘袭艺

同“弓冶相承”。唐元稹《赠王承宗侍中》:“海 岱孕灵,弓裘袭艺。诗书礼乐,禀训于祖先。”


【典源】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今译】《礼记》中讲,锻冶能手的儿子,一定会学会做皮衣; 制弓能手的儿子,一定会编箕。指他们因习见多闻,可以触类旁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事业父子相传。

【典形】 弓裘、弓裘袭艺、弓冶、箕裘、良弓良冶、嗣弓冶、袭良弓、弓裘之美、弓冶寄。

【示例】

〔弓裘〕 唐·白居易《乌行初授卫佐制》:“重胤之子,早禀义方,诗礼弓裘,式闻不坠。”

〔弓裘袭艺〕 唐·元稹《赠王承宗侍中》:“海岱孕灵,弓裘袭艺。诗书礼乐,禀训于祖先。”

〔弓冶〕 清·龚鼎孳《吴郎南征赋别》:“国士知弓冶,家声薄鼎钟。”

〔箕裘〕 明·冯惟敏《集贤宾·归田自寿》:“看灯花不断头,喜数世绍箕裘。”

〔良弓良冶〕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公子公孙,有镃基于天下; 良弓良冶,有世业于家风。”

〔嗣弓冶〕 清·顾炎武《哭归高士》之三:“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袭良弓〕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袭良弓于簪笏,荣侍紫宫。”


猜你喜欢

  • 吴娃粉阵

    同“吴宫教阵”。宋辛弃疾《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词:“汉妃翠被娇无奈,吴娃粉阵恨谁知?”

  • 句曲仙诀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

  • 华胥梦觉

    源见“华胥梦”。泛指梦醒。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 三语掾

    《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阮修)有令闻(好名声),太尉王夷甫(王衍)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将无,莫非;将无同,就是大约差不多)。’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掾是古代从属官员的通

  • 潜夫

    《后汉书.王符传》:“少好学,有志操……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迁。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后因以“潜夫”称隐逸之士。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

  • 彩服

    同“彩衣娱亲”。唐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诗:“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于堂前?”【词语彩服】   汉语大词典:彩服

  • 金地

    晋法显《佛国记》载:古印度 㤭萨罗国 舍卫城豪商给孤独长者在王舍城听如来讲法,深为敬慕。欲购祇陀太子的园林建精舍献如来。祇陀戏言布金遍地乃卖。给孤独乃倾家布金。祇陀感其诚,二人同心合力建起精舍,供如来

  • 南国貌

    《文选》卷二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杂诗六首》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三国.魏诗人曹子建有“南国有佳人”诗句,后遂用为咏美女之典。唐.杜牧《为人题赠二首》其一:“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唐.李

  • 颠倒黑白

    《楚辞.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王逸注:“世以浊为清也;俗人以愚为贤也。”后世多作“颠倒黑白”,形容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清昭梿《啸亭续录.张夫子》:“余尝读明臣奏疏,至有毁公为

  • 饤座梨

    饤(dīng钉),摆在盘中用于陈列而不准食用的菜蔬果品。饾座梨,又作饾饤,此处喻众所仰慕的人物。见于唐崔远事迹。崔远,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其家世为大族。父崔澹,进士及第,曾任礼部员外郎、吏部侍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