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鸿爪雪泥”。清张鸣珂《齐天乐》词:“正水剪吴淞,月明瓜步。江北江南,爪痕泥雪忍重数?”
获取野兔的是猎狗,而指示野兔踪迹的是猎人。 意谓后者的贡献大于前者。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宋.田锡《论举武勇才器奏》:“若求骑射之艺,勇
源见“鹪巢蚊睫”。比喻极小的处所。宋周孚《赠萧光祖》诗:“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词语蚊睫】 汉语大词典:蚊睫
源见“跕鸢”。指所处环境险恶。唐高適《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诗:“猿啼山不断,鸢跕路难登。”清王摅《由军门岭山行》诗:“飘零远道愁鸢跕,寂寞闲门念雀罗。”【词语鸢跕】 汉语大词典:鸢跕
同“折桂”。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将你那偷香手,准备着折桂枝。”【词语折桂枝】 汉语大词典:折桂枝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源),民人之有谋主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本指没有根头的树,没有源头的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毛泽东《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
源见“仲蔚蓬蒿”。谓安贫乐道。晋陶潜《咏贫士》之六:“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同“啮指之思”。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路隔三千,难通啮指。”【词语啮指】 汉语大词典:啮指
《太平御览》卷四六四引王子年(嘉)《拾遗记》:“张仪、苏秦二人递剪发以相活,或傭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书于掌中及股里,夜还,折竹写之。二人假食于路,剥树皮为囊,以盛天下良书。每息大树之
同“马生角”。清董俞《摸鱼儿.寄卢父子》词:“算龟背拔毛,马头生角,何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