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师出无名

师出无名

源见“师出有名”。又《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谓出兵无正当理由。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领军应来江右,师出无名,此是何义?”


主谓 师,军队。名,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语本《礼记·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清·李渔《玉搔头·逆气》:“所虑者~,难以号令天下。”△贬义。 多用于为人处事方面。↔师出有名 师直为壮。也作“兵出无名”、“出师无名”。


解释师:军队。本来表示出兵但无正当的理由。后来也表示行事而没有正当的理由。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正值楚汉相争之时。这年三月,汉王刘邦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率兵跟从汉王。随后,刘邦又攻下河内,设立了河内郡。紧接着,陈平又离开项羽归降汉王。汉王与陈平谈话,非常高兴,让他做了自己的陪乘,来监督各位将领。汉王又率军南渡黄河,到达洛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说:“我听说‘顺行德义者昌盛,违背德义者灭亡’,‘军队出征但没有正当的理由,军事行动就不会成功’,所以说‘指明他是逆贼,敌人才可以征服’。项羽行事暴虐无道,流放杀死他的君主,为天下人所怨。仁爱不靠武勇,正义不靠暴力,汉王三军将士,应当为义帝穿孝服,并晓谕诸侯,为了替义帝报仇才东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无不仰慕汉王您的德义。”汉王说:“太好了。不是您我还听不到这些高见。”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露左臂大哭,公祭三天,通告诸侯愿意和他们一起讨伐项羽。

由于刘邦出师有名,争取到了各路诸侯的支持,为最终战败项羽打下了基础。

反义师出有名

例句

师出无名的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词语师出无名】  成语:师出无名汉语词典:师出无名

猜你喜欢

  • 数往知来

    《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后因以“数往知来”称知其前事便可推测未来。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洪武中,朝廷访求通晓历数,数往知来,诚无不验者,必封侯,食禄千五百石。”连动 依据过去,可以预

  • 飡英

    同“餐英”。飡,同“餐”。元王翰《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

  • 牝鸡晨鸣

    同“牝鸡司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见“牝鸡司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

  • 金兰

    源见“金兰之友”。指契合的友情。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孟郊《春夜忆萧子真》诗:“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明许自昌

  • 黄鸟哀

    同“黄鸟悲鸣”。清王士禛《秦穆公墓》诗:“黄鸟哀时良士尽,碧鸡飞去霸图空。”

  • 奋鲁阳

    源见“挥戈回日”。谓感叹时光流逝,希望光阴回转。清王摅《十六日牧翁父子招》诗:“可怜已堕虞渊日,驻景犹思奋鲁阳。”

  • 见义不为无勇也

    眼见合乎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怯懦。语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后汉书.张皓传.附子纲》:“不料强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

  • 三休台

    源见“三休㈠”。指章华台。南朝 梁刘孝绰《江津寄刘之遴》诗:“经过一柱观,出入三休台。”【词语三休台】   汉语大词典:三休台

  • 九牛二虎之力

    《诗.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列子.仲尼》:“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后因以“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元郑光祖《三战吕布》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

  • 红丝系足

    源见“月下老人”。比喻缔结婚约。明 王錂《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系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