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龙风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宣宗幸万寿山 玉阑堂,锡宴十五老臣……云龙鱼水,夫岂偶然?”并列 云龙相从,鱼水相谐。比喻君臣知遇相得。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4:“宣宗幸万寿山玉澜堂
同“伍子涛”。唐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诗:“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同“重来天台”。《宦海》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天台之刘 阮重来。”
《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后因以“寝讹”指牛羊的卧息与活动。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尔牛时寝讹,我仆或歌咢。”【词语寝讹
《汉书.万石君传》:“万石君石奋,……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及孝景即位,以奋为九卿。……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
源见“车水马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清李慈铭《大风有感》诗:“流水游龙日夜驰,品题素竹与哀丝。”并列 车子像流动不息的水,马匹像游动不停的龙。语本《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
范蠡,春秋越国大夫。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雪耻以后,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因此弃官私隐,变易姓名,泛游江湖,经商致富。后人认为他功成身退,是明哲之举。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及《史记.货殖
同“蚁斗”。螘,同“蚁”。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世事如病耳,螘斗作牛闻。”
①借指野史小说的作者。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或托亲府或稗官,或述前圣或后觉。”②借指野史、笔记。宋韩淲《涧泉日纪》上: “今秘阁之书,下至稗官小说,无所不有。” ●《汉书·艺
同“楼前斩爱姬”。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