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头颅行万里

头颅行万里

后汉书.袁绍传》:“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袁)尚、熙战败,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於辽东。……康叱伏兵禽之,坐於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之。”

袁尚被曹操战败,去投奔辽东公孙康。公孙康将袁尚等擒获,准备送给曹操。因天冷尚向康求坐席,康说,你的头颅将被割下来送到万里之外,还要坐席干什么呢?后用为献头作贡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醉中歌》:“黄雀万里行头颅,白鹅作鲊天下无。”


【典源】 《后汉书· 袁绍列传》:“ (袁) 尚有勇力,先与 (袁) 熙谋曰:‘今到辽东,(公孙) 康必见我,我独为兄手击之,且据其郡,犹可以自广也。’康亦心规取尚以为功,乃先置精勇于厩中,然后请尚、熙,熙疑不欲进,尚强之,遂与俱入。未及坐,康叱伏兵禽之,坐于冻地。尚谓康曰:‘未死之间,寒不可忍,可相与席。’康曰:‘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送之。”《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亦载,事有不同。

【今译】 三国时袁绍之子袁熙、袁尚与曹操战败,投奔辽东公孙康,两人暗谋杀公孙康夺取辽地。而公孙康也想捕杀二人来与曹操交好。公孙康请袁氏兄弟会面,暗中伏下精兵,将二人擒住,让他们坐在冻地上。袁尚请求给予坐席,公孙康说:“你们的头颅马上要到万里之外去了,还要什么坐席!”将二人斩首,首级送给曹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被杀头颅远送。

【典形】 头颅行万里、头行万里塞、万里行头颅、万里送头颅。

【示例】

〔头颅行万里〕 清·王士禛《咏史小乐府》之三:“头颅行万里,失计杀田丰。”

〔头行万里塞〕 明·陈子龙《献山东俘志感》:“头行万里塞,胆挂五都坊。”

〔万里行头颅〕 宋·陆游《醉中歌》:“黄雀万里行头颅,白鹅作鲊天下无。”


猜你喜欢

  • 击钵赋诗

    参见:击钵催诗

  • 钧韶

    同“钧天广乐”。清袁枚《枚方以诗献中丞而中丞赠诗适至》诗:“正投《巴曲》到军门,忽听钧《韶》降野滨。”

  • 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

  • 非虎非熊

    源见“非熊兆”。喻怀有经国大才之人。宋 赵必豫《夏日燕黉堂.和竹磵韵寿匝峰使君》词:“曾归车共载,非虎非熊。”【词语非虎非熊】   汉语大词典:非虎非熊

  • 鲛客泪

    源见“鲛人泣珠”。喻雨珠。宋梅尧臣《许昌晚晴》诗:“荷盛鲛客泪,蔓濯野人缨。”

  • 老死牖下

    《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汉郑玄注:“疾时处北牖下,死而迁之当牖下。”后因以“老死牖下”谓终其天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

  • 丰年玉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刘孝标注:“谓亮有廊庙之器,翼有匡世之才,各有用也。”文康,庾亮字;稚恭,庾翼字。亮、翼为兄弟。后因用“丰年玉”为比喻可贵的人才

  • 匍匐之救

    《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后以“匍匐之救”谓竭尽全力的救助。《后汉书.章帝纪》:“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偏正 匍匐,伏在地上爬行。形容不顾一切前行

  • 湘娥

    同“湘妃”。汉张衡《西京赋》:“感河冯,怀湘娥。”【词语湘娥】   汉语大词典:湘娥

  • 重侯嬴

    源见“信陵虚左”。谓礼贤下士。唐费冠卿《酬范中丞见》诗:“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