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

罪恶重大。《汉书.杨恽传》:“不竭忠爱,尽臣子义。而妄怨望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亦作“大逆无道”。《史记.高祖本纪》:“汉王数项王曰:‘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数:责备。


并列 罪恶重大,不循正道。语出《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鲁迅《两地书》:“伟大之钉子,迎面碰来,幸而上帝保佑,早有廿九日之信发出,声明前此一函,实属~,应即取消。”△贬义。用于描写人的品性。→离经叛道 十恶不赦 犯上作乱 不忠不孝 ↔忠臣孝子耿耿此心 循规蹈矩。也作“无逆无道”、“大逆无道”。


解释旧指犯上作乱,违反封建道德。现多用来比喻某种行为、观念背离了道德标准和常理。

出处汉书·宣帝纪》:“(杨恽)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

杨恽(yùn),是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的儿子。年轻的时候认真读外公写的《史记》,又下功夫钻研《春秋》,以才能著名杨恽本人轻财好义,获得很多人的夸奖。进入朝廷任职后,因为揭发大臣谋反有功,而获封侯爵,被提升为中郎将。在中郎将任上,他厉行改革,获得了朝廷的赞扬而被升职。在早年的这一派赞扬声中,杨恽养成了廉洁无私,办事公平的优点,也养成了喜欢夸耀和显示自己,刻薄伤人,以及揭发别人隐私的毛病。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朝廷中有不少人怨恨他,尤其是太仆(替天子驾车的官)戴长乐与他矛盾最深。因此,当戴长乐被人告发坐牢时他就怀疑是杨恽干的,于是也上书揭发杨恽的罪行。

由于性格自傲,杨恽在受审讯期间并不配合,而且口无遮拦,就被判决为大逆不道,按法当斩。皇帝不忍心诛杀他,就将他贬为庶人。杨恽失去爵位后依旧性格不改,又遭人告发为骄傲奢侈,不思悔过,以至于引起了日食这样不祥的征兆。朝廷在调查时恰又发现了他给朋友的信上写着一些怨恨之辞,最终因为这封信引起了皇上的厌恶,杨恽又被判决为大逆不道,被处以腰斩。

近义犯上作乱

例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儿子打老子就是大逆不道。


【词语大逆不道】  成语:大逆不道汉语词典:大逆不道

猜你喜欢

  • 春诵夏弦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本谓按季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学习咏诵。南朝 梁陆倕《为豫章王庆太子出宫表》:“冬书秋记,夙表睿资;春诵夏弦

  • 雍门哀

    同“雍门泣”。宋朱熹《登定王台》诗:“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 祝孝嘏慈

    《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郑玄注:“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各首其义也。”孔颖达疏:“首犹本也,孝子告神以孝为首,神告孝子以慈为首,各本祝嘏之义也。”后以“祝孝嘏慈”指祭祀祝祷之礼。宋叶適《

  • 笏拄颊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清高傲俗。宋叶適《登北务后江亭赠郭希吕》诗:“郭翁虽老犹貌泽,腹贮今古心和平。只应独将笏拄颊,清坐都不挂毫发。”

  • 鸾俦

    同“鸾凤俦”。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这般说,终身休配鸾俦。”【词语鸾俦】   汉语大词典:鸾俦

  • 匠郢

    源见“郢匠挥斤”。匠石与郢人并称。匠石与郢人相配合,方能演出“运斤成风”的绝技,因以称彼此相知之人。《文选.江淹〈谢仆射〉诗》:“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 郢。”刘良注:“此言忘怀于相知。”【词语匠郢】 

  • 运筹借箸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划策。清李渔《风筝误.请兵》:“难道就束手待毙不成!休僝僽,少不得要运筹借箸,勉护神州。”并列 箸,筷子。语本《史记·留侯世家》:“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

  • 否泰

    同“泰否”。晋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唐刘知幾《史通.载文》:“夫国有否泰,世有污隆,作者形言,本无定准。”【词语否泰】   汉语大词典:否泰

  • 乐毅贤

    《史记.乐毅传》:“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战国燕将乐毅,中山国灵寿人,为乐羊之

  • 题桥司马

    同“题柱相如”。明李梦阳《送王照磨省觐》诗:“入幕郗超难许并,题桥司马直须回。”【词语题桥司马】   汉语大词典:题桥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