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羯鼓催春雷”。明唐寅《落花诗》:“忍唱《骊歌》送春去,悔教羯鼓彻明催。”
《汉书.陈遵传》:“〔陈遵,字孟公〕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座’云。”后用以借指名震于时的名士或徒具虚名之人。宋苏轼
同“素丝泪”。明张居正《送黎忠池》诗之二:“愿以皓首期,无为素丝泣。”
同“兔三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剪霆灭。”
《诗.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毛传:“瑳,巧笑貌。傩,行有节度。”后以“玉傩”喻高尚的行为。明无名氏《飞丸记.怜儒脱难》:“感深润河,望长江茫茫浩波;景行玉傩,望泰山巍巍翠峨。”【词语玉
挟( ㄒㄧㄝˊ xié ):怀藏。见:被。 怀着生怕自己的学说被别人攻破的私心。 指某些人在学术上缺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公心。语出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对男子悦慕难就。宋廖莹中《个侬》词:“恨个侬无赖,卖娇眼、春心偷掷……休问望宋墙高,窥韩路隔。”
同“鸿信”。清陈梦雷《寄长秋弟》诗:“新篇堪寄否?天外待鸿音。”【词语鸿音】 汉语大词典:鸿音
同“木雁之间”。清陈大章《戊子生日抒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源见“侯嬴抱关”。借指隐居的贤者义士。清吴伟业《怀古兼吊侯朝宗》诗:“河 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词语夷门】 汉语大词典: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