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唾壶击缺

唾壶击缺

北堂书钞》卷一二五晋裴启《语林》:“王大将军(指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指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尽缺。”

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仲处(王敦字仲处)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此事又见《晋书.王敦传》。

后人因以“唾壶击缺”或“击缺唾壶”作为激赏诗文之词。宋.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词:“塞垣祇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在这里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不能杀敌雪耻的悲愤心情。李木庵《延安雅集》诗:“主人谓我何不歌,唾壶击碎意则那?”那,奈何。这两句诗意是:我现在不唱,等到胜利时痛快地唱,唱到把唾壶击碎。这里饱含着对革命胜利无限向往的激情。


主谓 唾壶,痰盂。形容忧愤激昂的情绪。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醉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晋书·王敦传》)周斌《和剑华醉歌行》:“毕竟英雄心不死,~剑光紫。”※唾,不读作chuí。△多含壮志未酬之意。→胸中块垒 慷慨激昂 ↔怡然自得。也作“唾壶敲缺”、“唾壶击碎”。


【词语唾壶击缺】  成语:唾壶击缺汉语词典:唾壶击缺

猜你喜欢

  • 复隍

    《易.泰》:“城复于隍,勿用师。”孔颖达疏:“谓君道已倾,不烦用师也。”复,通“覆”。后因以“复隍”喻君道倾危。《宣和遗事》后集:“泰道亨时戒复隍,宣和往事可嗟伤!正邪分上有强弱,罔克念中分圣狂。”【

  • 宋都风

    源见“六鹢风”。喻困境。唐杨知至《复落后呈同年》诗:“寒谷漫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 青囊

    同“青囊书”。唐元稹《易家有归藏判》:“甲志敦素履,学洞青囊,不言非圣之书,忽招诬善之告。”【词语青囊】   汉语大词典:青囊

  • 相见恨晚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后因以“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花城》1981年增刊4期:“吴非发现,逗趣地:‘怎么样,黎小姐,有没有相

  • 岐山鸣凤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后因以“岐山鸣凤”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明 邵璨《香囊记.琼林》:“起贤佐渭水飞熊,表嘉瑞岐山鸣凤。”

  • 破荒

    同“破天荒”。清王夫之《刘孝尼诗序》:”友人刘孝尼著《山书》者,余知之七年矣。南诸侯未登进之弦歌俎豆之侧,江蓠吟晚,破荒无钱,复愚(刘孝尼)所谓歌则其时者,今古一揆,想当凄断。”【词语破荒】   汉语

  • 洴澼药

    源见“不龟手药”。指可治手上冻裂的药。洴澼,漂洗。冬天在水里漂洗丝绵,手易冻裂,须以药治之。比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微才薄技。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一:“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

  • 朱陈似一家

    同“朱陈之好”。宋王安石《和文淑湓浦见寄》:“相看楚越常千里,不及朱陈似一家。”

  • 雀雉化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爵入大海为蛤。”爵,同“雀”。又:“〔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后以“雀雉化”指事物的巨大变化。晋郭璞《尔雅图赞.蚌》:“万物蜕变,其理无方。雀雉之化,含珠怀珰。”南朝

  • 管城侯

    同“管城子”。元朱德润《赠笺纸吕生》诗之二:“莫问杀青千古事,漆书应让管城侯。”【词语管城侯】   汉语大词典:管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