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单父鸣琴

单父鸣琴

源见“鸣琴化治”。指善于任人而治。清袁枚《书戒石》诗之六:“何以写心,单父鸣琴;无以为家,河阳种花。”


【典源】《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汉·刘向《说苑·政理》等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孔子的弟子宓不奇,字子贱。他治理单父,身不下公堂,只抚琴弹曲,就治理得很好。巫马期治理单父,披星戴月,夜以继日,事必躬亲,也治理得很好。巫问宓这里面的缘故。宓说:“我的作法可谓用人,而你可谓用力。用力者自然辛苦,用人者当然安逸。”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政清事简,治理有方; 也借指担任县令等地方官。

【典形】 宓贱琴、宓弦、宓于弹琴、鲁宓、鸣琴、鸣琴单父、鸣弦、鸣弦坐、琴歌、琴堂、单父鸣琴、单父琴、弦挥单父、子贱歌、子贱琴、琴声单父宰、弹琴高堂、易俗张琴、山县弹琴、单父时、子贱堂。

【示例】

〔宓贱琴〕 唐·耿��《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宓弦〕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而乃调理宓弦,烹鸡屈涵牛之量。”

〔宓子弹琴〕 唐·杜甫《题终明府水楼》:“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鲁宓〕 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鸣琴〕 唐·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 起草三省,朝端有声。”

〔鸣琴单父〕 清·归庄《赠县令胡侯》:“重公雅谊推三世,一听鸣琴单父堂。”

〔鸣弦〕 宋·王安石《席上赋得然字》:“邂逅都门谁载酒,萧条江县去鸣弦。”

〔鸣弦坐〕 宋·黄庭坚《和孙公善李仲同》:“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

〔琴歌〕 清·唐孙华《过上洋》:“椎击民风健,琴歌吏治难。”

〔琴堂〕 元·徐再思《蟾宫曲·送沙宰》:“岐麦林桑,渡虎驱蝗,人颂甘棠,春满琴堂。”

〔单父鸣琴〕 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

〔单父琴〕 唐·杜甫《赠裴南部》:“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弦挥单父〕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弦挥单父,弼清韵于嵇琴。”

〔子贱歌〕 晋·潘岳 《河阳县作》:“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猜你喜欢

  • 象寄译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仿)象外

  • 插萸

    同“插茱萸”。宋刘克庄《贺新郎》词:“有谁怜,戴花翁病,插萸人少。”

  • 退藏于密

    退而隐藏于深密之处。 原指《周易》的道理含藏不露,而能潜化万物。 后也指人退隐深藏,不为世用。语出《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

  • 蛇雀之报

    源见“隋侯之珠”、“黄雀报”。谓知恩图报。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偏正 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玉环报恩。据《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

  • 延津剑合

    源见“丰城剑气”。喻因缘会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方知两剑分而复合,以此变化而去也。至今人说因缘凑巧,多用‘延津剑合’故事。”偏正 延津,古津渡名,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相传晋时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

  • 鹿为马

    同“鹿是马”。宋王安石《桃源行》诗:“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词语鹿为马】   汉语大词典:鹿为马

  • 昌歜

    同“菖歜”。昌,通“菖”。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食昌歜。”【词语昌歜】   汉语大词典:昌歜

  • 题诗崔护

    源见“人面桃花”。指钟情的男子。元白朴《清平乐》词:“桃花门外重重,一言半语相通。萦损题诗崔护,几时南陌春风。”

  • 食其下齐国

    《史记.淮阴侯列传》:“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

  • 阴符发箧

    源见“悬梁刺股”。将《太公阴符》从书籍中取出。意谓习武建功。清黄遵宪《庚午中秋始识罗少姗》诗:“试寻黄屋左纛旧霸业,《阴符》发箧温韬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