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凤鸣朝阳

凤鸣朝阳

《诗.大雅.卷阿》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西晋大臣张华初见江南名流褚陶,十分赏识,对陆机说:“你们兄弟俩如龙腾虎跃,顾荣象凤鸣朝阳,见到你们本以为江南再无人才,没料到今日又见到褚生。”后比喻高才得遇明时。

清朝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〇〇:“〔王念孙〕首劾大学士和珅。疏语援据经义,天下比之凤鸣朝阳。”也作“朝阳鸣凤”、“鸣凤朝阳”。

新唐书.韩瑗传》:“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瑗少负节行。博学,晓吏事。贞观中,以兵部侍郎袭爵。永徽三年,迁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进侍中,兼太子宾客……(韩瑗直言敢谏,因受到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的攻击诬陷,忧愤成疾,死在振州刺史任上,年五十四岁)自瑗与褚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帝(武则天皇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

唐朝时候,自褚遂良、韩瑗死后,内外忌讳,不敢谏正朝廷之事,前后将近二十年。后武则天兴建奉天宫,才有一个叫李善感的御史官上书谏事。当时的人对此非常赞美,称之为“凤鸣朝阳”。后因用为赞誉直臣敢谏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一“文臣”:“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当作“凤鸣朝阳”);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主谓 ①比喻贤才以明世。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颜先~。谓东南之宾已尽,不意复见褚生。’”△褒义。多用于高才得到施展的机会。②忠臣直谏,如鸣凤于朝阳。《唐书·李善感传》:“自褚遂良等死后,群臣无敢谏者,李善感当因事一谏,人以为~。”△褒义。多用于敢于说话方面。也作“鸣凤朝阳”。


【词语凤鸣朝阳】  成语:凤鸣朝阳汉语词典:凤鸣朝阳

猜你喜欢

  • 长圆璧月

    陈后主时称美艳妃的一句歌词。是由“璧月夜夜满”概括而来。陈后主,南朝陈皇帝(553-604年),名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在位时不务国政,经常招集宾客、贵妃等人游宴,使妃嫔和

  • 鲁宓

    源见“鸣琴化治”。即宓子贱,借指善于治事的官员。唐高適《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所思在畿甸,曾是鲁 宓侪。”

  • 韩信登坛

    指萧何建议刘邦设立拜将坛,以隆重之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以此典比喻授以要职,委以重任。当时,萧何问刘邦究竟作何打算?汉王刘邦说:“我也想要向东方发展呀,怎么能够闷闷不乐地老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如果

  • 下床卧

    源见“元龙高卧”。表示对客人简慢。宋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之三:“元龙湖海士,毁誉略相半。下床卧许君,上床自咏叹。”

  • 画似崔徽

    源见“崔徽图画”。形容女子善画。明汤显祖《牡丹亭.玩真》:“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

  • 鸡谈

    源见“谈鸡”。谓玄妙之言。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爱客相寻,鸡谈满席。”【词语鸡谈】   汉语大词典:鸡谈

  • 雪中乘兴

    同“雪舟乘兴”。宋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

  • 聚沙年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以成佛道。”《法华经》云,儿童玩耍,用沙堆塔,后成佛道。后遂用为咏儿童时代之典。唐.修雅《闻诵法华经歌》:“我亦当年狎儿戏,将谓光阴教虚弃。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事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古代儒家认为仁人所应具有的修养。语出《论语.颜渊》:“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 屏开孔雀

    同“屏开雀”。明 许三阶《节侠记.婿谒》:“耀蓬蒿,屏开孔雀,卜日鹊填桥。”【词语屏开孔雀】   汉语大词典:屏开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