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驱石驾沧津”。元张天英《画山水歌题米元晖卷》:“或言秦王昔时爱仙术,驱石下海如凫鷟。”
源见“乘龙出鼎湖”。哀悼帝丧。号,痛哭。《陈书.后主纪》:“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号擗踊,无所迨及。”唐刘禹锡《慰国哀表》:“伏惟皇帝陛下,孝思至性,攀号罔极。”【词语攀号】 汉语大词典:
源见“王乔凫舄”。本指能乘飞舄来去的东汉叶县令王乔,后用为对地方官的美称。清李渔《玉搔头.微行》:“一任那驰骏周王,乘牛老子,怎似这飞舄王乔。”
源见“臧穀亡羊”。喻事况虽异而结局相同。宋范成大《竹下》诗:“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词语二俱亡羊】 成语:二俱亡羊
源见“丰城剑气”。指宝剑。唐杜甫《暝》诗:“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唐杜牧《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诗:“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词语星剑】 汉语大词典:星剑
同“布帆无恙”。清黄景仁《昭灵宫》诗:“远人长揖亦有求,愿得还家布帆好。”
《艺文类聚》卷十引《豫章记》:“松阳门内有大梓树,大四十五围,举树尽枯死。永嘉中,一旦忽更荣茂。大兴中,元皇帝果举大业。庾仲初《杨都赋》所云:‘瘣(音huì,树病元枝)木荟于豫章’,郭璞《南郊赋》云:
须臾:片刻。 片刻也不能离开。 形容迫切需要。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旧唐书.礼仪志一》:“是知礼者,品汇之璿衡,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造物已还。不
“折柳”,或“折杨柳”是古代乐曲名,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犹言行坐,躞蹀是小步行走的样子;座,同坐)吹长笛(行者和坐者都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同“孝先便腹”。元胡天游《无书叹》诗:“劫灰不赭孝先笥,昼卧坦腹时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