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阋( ㄒㄧˋ xì ):争吵。阋墙:在墙里争吵。比喻内部不和。 兄弟在家里闹纠纷,一旦受到外人欺侮,仍共同抵御。 比喻尽管内部不和,但大敌当前,还是一致对外。语出《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此诗“务”作“侮”。)《民国通俗演义》一三〇回:“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牛纷争,惟利是务。”中国工农红军《要求南京政府停止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936年5月5日):“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理应翻然改悔,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也单引〔兄弟阋于墙〕。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有些貌似革命的作品,也并非要将本阶级或资产阶级推翻,倒在憎恨或失望于他们的不能改良,不能较长久的保持地位,所以人们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不过是‘兄弟阋于墙’。”


【词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汉语词典: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猜你喜欢

  • 尊倾北海

    同“尊开北海”。宋赵师侠《醉蓬莱.重明节丙辰长汝》词:“寿祝南山,尊倾北海,臣邻欢醉。”

  • 茵溷花分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清赵翼《静观》诗:“茵溷花分总宿因,求仙学佛枉劳神。”

  • 天道福善祸淫

    古人迷信,认为行善将得到幸福,作恶将遭遇祸患,这是天道使然。语出《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太祖尝谓四辅官王本等曰:‘天道福善祸淫,不言而见。君有德则降祥以

  • 九皋禽

    《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九皋(gāo,深远的水泽淤地。后因用“九皋禽”称鹤。元.无名氏〔商调.梧叶儿〕《鹤林寺》:“石泉细,竹院深,千古记九皋禽。”【词语九

  • 三宿桑阴

    同“三宿桑下”。清 王锡振《玉蝴蝶.将移永光寺街屋》词:“三宿桑阴,弹指十载京华。”

  • 具庆

    《诗.小雅.楚茨》:“尔殽既将,莫怨具庆。”郑玄笺:“同姓之臣,无有怨者,而皆庆君,是其欢也。”后因以“具庆”称君臣同欢。唐白居易《答百寮〈谢许追游集宴表〉制》:“今四表无事,三农有年,思与群情,同其

  • 银屏中彩

    源见“锦屏射雀”。指求婚成功。清蒲松龄《代毕某为玄孙求婚通启》:“银屏中彩,当年孔雀双飞;玉树生花,此日蒹葭永附。”

  • 南风篇

    同“南风”。唐魏徵《奉和正日临朝应诏》:“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

  • 万户侯

    汉朝食邑万户的侯爵。后来泛指极高的爵禄。《史记.李将军列传》:“文帝谓广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词语万户

  • 陈平从默

    《汉书.王陵传》载:吕后欲王诸吕,问右相王陵,以为不可。问左相陈平,平曰“可”。陵出责平。平曰:“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君不如臣。”后因以“陈平从默”谓违心曲从以全社稷之大计。南朝 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