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按: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行,重大的行动;细谨,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大礼不辞小让(大礼,本指隆重的礼仪,此当亦指大的行动;小让,小的指责)。如今人方为刀俎(俎,音zǔ,切肉用的砧板;人为刀俎,是指楚项好比刀俎,正准备宰割),我为鱼肉(指汉刘是被切割的对象),何辞为。’于是遂去。”

樊哙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敦促刘邦,必须当机立断,赶快逃离虎口,不能优柔寡断,囿于小礼而束手就擒。刘邦接受了樊哙的建议,于是不辞而别,逃归霸上。后因用以比喻说明自己一方处于被人宰割的被动处境。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放怀亭独立有感》诗:“委肉本知居几上,剪翎何恨著笼中。”前句即化用此典。


其他 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任意宰割的地位。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从武昌到广州》:“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多用于描写处境被动,随时可能被害。→任人宰割 任人摆布


【词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汉语词典: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猜你喜欢

  • 南华蝶

    源见“庄周梦蝶”。美称蝴蝶。南华,指南华真人,庄子的别称。唐吴融《杏花》诗:“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 蹈沧海

    同“蹈海之节”。唐鲍溶《淮南卧病闻李相夷简移军山阴以靖东寇感激之下因抒长句》:“鲁连未必蹈沧海,应见麒麟新图画。”

  • 天威不违颜咫尺

    违:离。颜:颜面。咫尺:形容距离近。古代八寸为咫。 天子的威严不离开颜面咫尺之远。 旧指臣下应时刻保持戒惧之心,就像在皇帝面前一样。语出《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齐侯将下拜。孔曰:‘

  • 东家宋玉

    源见“东墙窥宋”。指东墙窥宋事。喻指对美好事物的渴慕。宋李曾伯《满庭芳.丙午宜兴山间》词:“何为者,东家宋玉,千古叹凄凉。”

  • 借前筹

    同“借箸筹”。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词语借前筹】   汉语大词典:借前筹

  • 狐火诡谋

    同“狐鸣鱼书”。长舆《论莱阳民变事》:“使莱民衣食无缺,含哺鼓腹,则虽有狐火之诡谋,苏 张之辩舌,宁能使安土乐俗之民,捐弃身家妻子而从之赴死哉!”

  • 捧毂推轮

    源见“推毂”。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仪。《七国春秋平话》卷上:“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邀乐毅上黄金台,受天子百官之礼,与乐毅挂印为帅。”并列 毂,车轮中心与轮轴连接处。抬起车毂,推

  • 折巾角

    源见“林宗折巾”。指摹仿名士的高雅。《晋书.戴逵传》:“美西施而学其颦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 斩草除根

    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公元前717年,陈桓公因拒绝郑国和好之请而在两国战争中打了败仗。左丘明在评论这一历史事件时征引史家周任的话说:治理国家的人,见到恶,就要象农夫除草一样,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

  • 赵壹囊乏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传》:“赵壹字元淑,汉阳西县人也。……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怨愤。”赋中述“秦客”诗云:“文章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东汉赵壹借写赋发泄牢骚,他说一个人纵然“文章满腹”却不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