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鼓之歌

五鼓之歌

晋书.邓攸传》:“邓攸,元帝时为吴郡太守。政刑清明,百姓欢悦。后称疾去,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云:‘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攸挽不留,谢令推不去。’”后因以“五鼓之歌”为称颂良吏的典故。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岂直邓攸清白,见称五鼓之歌;刘宠廉能,名为一钱之郡。”


猜你喜欢

  • 李斯溷鼠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 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

  • 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娥皇、女英〕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后以“湘妃竹”指斑竹,或写忧伤相思之情。明刘基《梅花引》:“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红

  • 犯之不校

    见“犯而不校”。《宋史·齐廓》:“廓宽柔恭谨,人~。”

  • 宋玉东墙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明王骥德《男王后》二折:“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个宋玉东墙,错猜做神女高唐。”偏正 喻指美丽而多情的女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称,宋玉东邻有一女,姣美无比

  • 伐树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与予,桓魋其如予何!’”春秋时,孔子来到宋国,有一天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

  • 他乡逢故

    见“他乡遇故知”。《隋唐演义》97回:“表兄昔日既有桑间之喜,今又~,极是奇遇。”

  •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三国演义》七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见“七步成诗”。《斩鬼传》7回:“单表那风流鬼生得秉性聪明,人材潇洒,也吟得诗,也作得赋,虽不能~,绝不

  • 九畹

    《楚辞》战国.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东汉.王逸注:“十二亩曰畹,或曰田之长为畹也。”畹,十二亩。九畹,言地极多。屈原在《离骚》中有“滋兰九畹”之语,故后用为咏植兰之典。唐.

  • 当轴

    正处在车轴、车辆中心这样要害的位置上。比喻官居要位,处于主持国政的宰辅之臣的地位上。《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赞》说:“车千秋丞相走进了伊尹、吕尚一类历史名相的行列,处在车轴、车辆中心这样要害的位

  • 有大谬不然者

    谬:谬误,差错。 表示对情况的估计与事实相去甚远。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向未离家,谬谓四方一致,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及历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