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了若指掌

了若指掌

论语.八佾》:“子曰:‘……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因以“了若指掌”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宋史.道学传序》:“〔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王文简《倚声集序》……仅二百数十言,而词家源流派别,了若指掌。”


见“了如指掌”。张平《抉择》:“现在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是他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对他们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知疼着热,甚至对他们的性情和脾气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词语了若指掌】  成语:了若指掌汉语词典:了若指掌

猜你喜欢

  • 鷃鹏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人们志趣、识见不同。元钱选《山居图卷》诗:“鷃鹏俱有意,兰艾不同根。”

  • 效颦西子

    源见“东施效颦”。谓以丑学美,生硬模仿,效果适得其反。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再霜也。”

  • 不成人

    《礼记.礼器》:“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后称没有出息为“不成人”。《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也指行为恶劣的人。《西

  • 雪中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陈维崧《水调歌头.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词:“万象雪中鸿爪,一过已忘情。”见“雪泥鸿爪”。清·陈维崧《水调歌头·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万象~,一过已忘情。”【词语雪中鸿爪】  成

  • 松树不见根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原指画法,画松树不要画显露的树根,以喻不在朝为官的君子。后用以借喻学识渊博根柢深厚之人。

  • 风云之会

    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历史上商鞅辅佐秦孝公兴起霸业,李斯帮助秦始皇创建秦朝,君臣遇合,如风云相生。后以“风云之会”“风云际会”等为典,咏贤才之士幸遇明王,遭逢时会。【出典】:《汉书》卷100上《叙

  • 向秀闻笛

    源见“山阳笛”。谓感旧伤怀、追念亡友。唐李瀚《蒙求》:“向秀闻笛,伯牙绝弦。”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果双方感情真挚,永不变心,难道要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 意谓坚贞不移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语出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朔、冯

  • 武城声

    同“武城弦”。宋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诗:“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 高悬一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或对宾客的礼遇。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