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乌不乌,鹊不鹊

乌不乌,鹊不鹊

战国策.韩策二》:“史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指方术)所循(坚持顺行,此指问史疾研治哪门学问技术)?’曰:‘治列子圉(御)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王曰:‘正亦可为国乎?’曰:‘可。’王曰:‘楚国多盗,正可以圉盗乎?’曰:‘可。’曰:‘以正圉盗,奈何?’顷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王曰:‘谓之鹊。’曰:‘谓之乌,可乎?’曰:‘不可。’曰:‘今王之国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其任官置吏,必曰廉洁胜任。今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此乌不为乌,鹊不为鹊也。’”

战国时,韩国的大臣史疾出使到了楚国。他在回答楚考烈王所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时指出:对于臣宰来说,治理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廉洁、胜任,就是要“正”。而“正”,首先必须“正”各级官吏。“御盗”可以以“正”,假如官吏们都能廉洁奉公,并能胜任职守,盗贼自然会减少或根绝。如果官吏们“乌不为乌,鹊不为鹊”,到处是渎职,干什么的不像干什么的,甚至什么都不干,那便给盗贼的横行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谈“圉盗”,就只能是空话。

后以“乌不乌,鹊不鹊”常比喻干什么的不像干什么的样子,来讽刺官政或官僚体制的腐败无能。


猜你喜欢

  • 翟衣

    《隋书》卷十一《礼仪志六》:“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诸公夫人九服,其翟衣雉皆九等,俱以[⿰衤䍃]雉为领褾,各九。……诸男夫人,自?而下五。其翟衣雉皆五等,俱以?雉为领褾。”隋朝典制,凡皇后及公侯伯

  • 北窗睡美

    同“北窗高卧”。宋魏了翁《满江红》词:“空自爱,北窗睡美,东邻醅熟。”

  • 雷雨起龙梭

    同“雷化龙梭”。宋苏轼《和仲伯达》诗:“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兰芝溺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古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之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更焦仲卿妻刘氏(兰芝)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汉末小吏焦

  • 穷当益坚

    处境越困穷,意志越应坚定。《后汉书.马援传》: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动 处境越是困厄,意志应当越坚

  • 跋前疐后

    同“跋胡疐尾”。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并列 疐,跌倒。比喻进退两难。语本《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老狼有胡,进则

  • 少卿应识子卿心

    《文选》卷四十一旧题汉.李少卿(陵)《答苏武书》:“嗟呼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少卿,汉.李陵字;子卿,汉.苏武字。苏、李二人为至交好友。李陵《答苏武书》称“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后用为咏好友知心

  • 浔阳田

    源见“寻阳三隐”。指隐居之地。唐独孤及《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诗:“遥羡绣衣客,冏然马首先。得餐武昌鱼,不顾浔阳田。”【词语浔阳田】   汉语大词典:浔阳田

  • 楚臣悲

    同“屈原沉湘”。唐柳宗元《汨罗遇风》诗:“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 一顾荣

    源见“伯乐一顾”。比喻受名人知遇赏识的荣耀。唐温庭筠《上盐部铁侍郎启》:“倘一顾之荣,将回于咳唾;则陆沉之质,庶望于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