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丧家之狗

丧家之狗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后因以“丧家之狗”喻称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儒林外史》五回:“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可是革命终于起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将小辫子盘在头顶上。”


偏正 丧家,有丧事人家。后指丧失归所。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主人无暇喂养。喻沦落不遇的人。后指无家可归的狗,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四处乱窜的人。语出《史记·孔子世家》:“累累(瘦瘠疲惫样)若丧家之狗。”《闽都别记》:“其实奴四人皆官家女,如今都变作~,不及乡下人矣。”※丧,不读作sāng。△贬义。用于处境危难,无所依归的人。→枯鱼病鹤 失水之鱼。也作“丧家狗”、“丧家之犬”。


【典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类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 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 然哉!’”《孔子家语·困誓》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孔子来到郑国,与弟子们失散,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自腰以下比禹差三寸,那种憔悴颓丧的样子如同没有了家的狗。”子贡将这些话如实告诉孔子。孔子不禁笑了,说:“形象,在其次。而说我像丧家之狗,确实如此! 确实如此!”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处境困窘,无处投奔的人。

【典形】 丧狗、丧狗容、丧家狗、丧家之狗。

【示例】

〔丧狗〕 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惘惘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丧狗容〕 清·钱谦益《句曲逆旅戏为相士题扇》:“谁知夭矫犹龙貌,但指摧颓丧狗容。”

〔丧家狗〕 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昔如纵壑鱼,今如丧家狗。”

〔丧家之狗〕 唐·王维《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铭》:“君子为投槛之猿,小臣若丧家之狗。”


【词语丧家之狗】  成语:丧家之狗汉语词典:丧家之狗

猜你喜欢

  • 褚生才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而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傅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

  • 绝少分甘

    《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宋均注:“少则自绝,甘则分之。”绝:拒绝。甘:美食。如果食物少自己就不吃,若有美食则必分给别人。后指不图享受,自己刻苦,待人优厚。亦作“绝

  • 非子

    《史记.秦本纪》载:秦始祖名非子(亦作“飞子”),“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后以“非子”代称善御的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五八:“非

  • 蹊牛

    同“蹊田夺牛”。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词语蹊牛】   汉语大词典:蹊牛

  • 堂燕之危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褐之将及己也。”传说有一对燕子和麻雀在一家堂屋里筑了窝,感到十分安乐。有一天这座房子着火了,

  • 休牛散马

    同“归马放牛”。《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见“休牛放马”。《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偃武修

  • 训蒙

    《书.伊训》:“具训于蒙士。”孔颖达疏:“蒙谓蒙稚,卑小之称。”后因以“训蒙”指教育儿童。多指旧时学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元朱德润《送周元礼任福州蒙古学正》诗:“且陈平塞策,莫讲训蒙书。”【词语训蒙】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

  • 竭泽而渔

    ①泛指违反自然规律,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衰世……刳胎杀夭,麒麟不游: 覆巢毁卵,凤凰不翔; 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人械不足,畜藏有余,而万物不繁,兆萌芽卵

  • 画眉府

    源见“张敞画眉”。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以“画眉府”代指京兆尹官署。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词语画眉府】   汉语大词典:画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