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畏龙鳞

不畏龙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孙权)尝与之言:‘卿好于众中面陈,或失礼敬,守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侍宴,权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临出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对曰:‘实恃恩覆,知无死忧,至当出阁,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

三国时吴郑泉直言敢谏,孙权问他难道不怕得罪人主吗?他回答说,因为人主圣明,能广开言路,无所避讳,作臣子的便敢相信人主洪恩可恃,故不畏龙鳞。

后因用为咏直臣之典。


【词语不畏龙鳞】  成语:不畏龙鳞

猜你喜欢

  • 青州

    同“青州从事”。清郑燮《再和卢雅雨》之一:“才子新诗高白傅,故园名酒载青州。”【词语青州】   汉语大词典:青州

  • 公超术

    源见“五里雾”。指道术。清赵翼《边外诸土司地每清晨必起黑雾咫尺不可辨辰刻方散》诗:“无烦公超术,如奉祖和约。”

  • 稠人广众

    稠(chóu绸):多而密。指灌夫在人多聚集场合,推荐夸奖晚辈。比喻人聚极多。灌夫(?——前131年),字仲儒,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吴、楚等七国之乱时,他与父俱从军,以功任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汉武

  • 函关柱史

    源见“紫气东来”。指老子。柱史,“柱下史”的省称,老子曾任周柱下史。清康乃心《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华岳仙人地,函关柱史家。”

  • 破釜沉舟

    形容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孙子认为,作为一个将军,应当镇静以求深思,严整而有条理。能蒙蔽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使人们无法识破机关。驻军常换地方,进军常绕迂路

  • 鳌峰

    源见“龙伯钓鳌”。传说中海上仙山。亦形容江海上的岛屿。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灵洲山》:“西 北二水之来,至广州,先以灵洲为砥柱,次以海印,次以禺珠,皆在水中央,所谓鳌峰也。”【词语鳌峰】   汉语大词典

  • 鹭廷

    同“鹭序鵷行”。宋杨万里《辞免赣州得祠进职谢表》:“三圣旁招,蚤堕鹭廷之数;初潜豫附,晚参鹤禁之僚。”

  • 涉血

    杀人流血滂沱叫“涉血”,与“喋血”同。《战国策.赵策》:“马服君曰:‘君过矣,君之所以求安平君者,以齐之于燕也,茹肝涉血之仇耶。’茹:吃。【词语涉血】   汉语大词典:涉血

  • 又食武昌鱼

    源见“不食武昌鱼”。借指去武昌的行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元凯碑

    源见“杜预沉碑”。指杜预记功碑。杜预,字元凯,故称。清赵翼《顾晴沙选梁溪诗成瘗其旧稿于惠山之麓立碑亭其上》诗:“元凯碑付江波沉,思肖函从井底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