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亦作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是说不进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擒获小老虎。形容不冒风险,就不能创造奇迹。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到鄯善国(今新疆鄯善县)时国王对他们极为敬重。不久,因匈奴使者也到鄯善国,向国王施加压力。国王对待班超等人的态度突然冷落,班超等人也面临着被逮捕起来送往匈奴的危险。班超聚集同行36人秘密会议,要求大家利用黑夜向匈奴使者发动火攻,而后,在班超的率领下,36人依计而行。终于杀了匈奴使臣,使鄯善国王坚定了归汉的决心,“纳子为质”,也为东汉王朝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出典】:

后汉书》卷47第1572页《班超传》:“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70回载:蜀将黄忠战胜魏将夏侯尚、韩浩之后,又要乘胜前进。别人劝道:“军士力困,可以暂歇。”黄忠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策马带头冲去,又大获全胜。


其他 不进入老虎洞,怎么会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历限险,就不能获得成功;不经实践,就不能获得真知。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童小鹏《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使身份社会化,深入敌人内部,周恩来多次提出:‘~’,三教九流都可参加,但必须同流而不合污,入淤泥而不染,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说明实践、付出辛劳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词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汉语词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猜你喜欢

  • 黄粱一梦

    同“黄粱梦”。宋苏轼《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诗:“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偏正 比喻虚幻的事和无法实现的欲望。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心甘情愿或自愿上圈套。明 叶良表《分金记.狂徒夺节》:“自古道的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也?”草明《乘风破浪》一章:“我都把咱们地址告诉了她了。姜太公钓鱼,愿者

  • 多情却被无情恼

    恼:烦恼,恼怒。 意谓多情的一方,遇着无情的对方,自然产生烦恼。语出宋.苏轼《蝶恋花.春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宋.黄裳《蝶恋花.月词》:“欲驻征轮无计那,世上多情却被无情恼。”清

  • 问奇

    同“载酒问奇字”。明张煌言《杨芳生以徐闇公高弟浮海来晤于东瓯爰赠一章》诗:“自言年少曾问奇,南州高士则我师。”

  • 临淄照水

    《艺文类聚》卷二三引汉.刘向《新序》:“齐王聘田巴先生而将问政焉。对曰:‘政在正身,正身之本,在于群臣。王召臣,臣改制鬋饰,问于妾:“奚若?”妾爱臣,谀臣曰:‘佞。’臣临淄水而观,然后自知丑恶也。今齐

  • 五色线

    唐.杜牧《郡斋独酌》诗:“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旧谓臣下规谏皇帝之过失为“补衮”。补衮需用五色线。后亦用“五色线”为华美文章的典故。明.文彭《博士诗集》卷下:“少小习章句,朝夕亲笔砚。词场十度游,

  • 刺蛟

    比喻杀敌。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参见:○斩蛟

  • 殊致同归

    同“殊途同归”。《隋书.五行志上》:“夫神则阴阳不测,天则欲人迁善。均平影响,殊致同归。”见“殊途同归”。《隋书·五行志上》:“夫神则阴阳不测,天则教人迁善。均乎影响,~。”【词语殊致同归】  成语:

  • 绝缨会

    源见“绝缨”。泛指宴会、聚会等。元无名氏《斗鹌鹑.妓好睡》曲:“绝缨会上难侍立,才烛灭,早魂魄昏迷。”【典源】 《韩诗外传》卷七:“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

  • 排张挚

    源见“长公直道”。比喻禀性刚直之人受世人俗议排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